6月1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800千伏柔直穿墙套管在南方电网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以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成功投运,运行稳定。“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直流输电关键设备、关键技术长期受制于外方。现在,昆柳龙直流工程创造了19项世界第一,实现了关键设备器件自主可控。”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柳州局副总经理郝志杰说。
南方电网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工作,彰显央企使命担当,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今年以来制定印发《南方电网公司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目标以及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共28项具体举措,努力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容错机制”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
南方电网公司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行业科技前沿、面向生产经营一线需求、面向人民高品质生活,强化各类创新的统筹管理与有机融合,推动战略、组织、制度、资源等创新要素的协同匹配,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通过完善公司科研体制、创新科研机制、统筹创新要素、激发科研活力推动科研工作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南方电网公司推动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在创新项目组织方面,集中公司优势资源,发挥集约化优势,变革创新项目组织模式,创新实施了“揭榜挂帅”、“赛马攻关”、“成果知本券”等管理模式,推进公司创新体制机制变革。在创新活动开展方面,首次提出科研工作容错机制,划好底线和红线,保护好创新热情,形成“允许创新有失误、但不允许不创新”的鲜明导向。在科研成果管理及转化方面,制定离岗创业、跟投等一系列具体举措,保证科研成果在“从0到1、从1到N”的过程中,能够快速贯穿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形成相互衔接、协同推进的工作链条。
过去一些“不敢想”的激励措施,给科研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科技体制改革结出越来越多的硕果。目前,南方电网公司已确定首批9个“挂帅制”项目。项目挂帅人可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在全网范围内搜罗人才,确定项目实施团队。
南方电网公司高级技术专家苏寅生挂帅了《大电网谐波振荡问题机理及解决措施研究(一期)》项目,着力解决国内外新型电力系统振荡导致的跳闸、设备损坏等问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一问题还没有被系统性研究过。振荡原因很复杂,每一次原因可能都不相同,所以很多研究只是就事论事。这次,我们想把它研究透。”他说,这是为我国乃至全球电网行业解题。
打造电网“独门绝技” 突破“卡脖子”难题
6月1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800千伏柔直穿墙套管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成功投运,意味着我国在特高压柔性直流穿墙套管方面彻底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技术突破,填补了特高压直流工程用国产化首支高端柔性直流穿墙套管国内空白。这不仅可以提升西电东送主网架自主可控水平,更标志着我国在大型高端电力装备研发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对带动国内产业技术升级、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电网公司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组建能源行业创新联合体,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科研力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聚焦“卡脖子”技术问题,全力实施科技攻坚专项行动,打造南网“独门绝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南方电网公司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契机,积极与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广州市政府等各级地方政府建立密切合作,以企业为龙头,集聚湾区创新力量,立足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寻求全社会,特别是粤港澳地区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链资源,研究突破从装置、部件、芯片到材料的层层“卡脖子”技术关卡,提升我国电力装备及电网安全水平。
“十三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持续提升科研投入强度,科研经费总计投入373亿,充分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工作中,建立建成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主持编制了12项国际标准和35项国家标准。首创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攻克混合直流输电技术、柔直换流阀可靠性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发±800kV柔性直流穿墙套管,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力支撑了公司重大工程建设。建成了世界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工程——昆柳龙直流工程,工程技术创造了19项世界第一。
科技创新 布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6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策划推出首批专项创新项目,并明确了当前紧急立项的创新项目清单,面向全网开放申报,包括科技项目27项,管理创新项目14项。
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理论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先后发布了《数字电网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白皮书》和《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白皮书》;统筹设计了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框架,设立了八大板块27个研究方向,布局了新型电力系统先行示范工程14项。
近日,由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牵头编制的两项行业标准《参与辅助调频的电厂侧储能系统并网管理规范》《电厂侧储能系统调度运行管理规范》获国家能源局批准正式发布,将于10月26日正式实施。据悉,两项行业标准是国内首批电厂侧储能标准,填补了国内电厂侧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管理标准的空白,有助于引导推动储能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支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快推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不断提高系统可调节能力等多种举措,南方电网公司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加快发展。
目前,广东海上风电在建装机达700万千瓦,位居全国之首,预计到2030年,广东海上风电投产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结合广东新能源发展实际,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还将加快新能源并网工作,简化并网流程,全力支持新能源“能并尽并”,并依托数字技术增强对新能源的“可观、可测、可控”水平,支持众多新能源发电设备作为主力电源参与电力系统调控过程。